國產機器人的痛點何在?要回答這個問題,首先要了解廣大用戶對機器人的性能需求。這些需求集中體現在品牌、外觀、價格、重復定位精度、速度、穩定性、抖動、壽命以及售后等方面。外觀和品牌上,無論進口還是國產機器人,近幾年在外觀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。價格方面我們也早已熟知:2010年前后最便宜的六軸本體也需要幾十萬,近兩年由于國產機器人的競爭,個別進口六軸、1.4米的價格已降至十萬內(給代理商的價格)。國產的售價普遍在5-7萬左右,而7萬或以上的國產機器人在價格則略顯尷尬——撇開質量不談,品牌的溢價能力明顯處于劣勢。這類企業一般都還有應用方面的業務,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長久的行業及市場競爭力。
中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,然而國產機器人目前占比只有30%多,且用戶大多是中小企業。如果這個占比止步不前甚至不增反降,工業機器人的國產化將以失敗告終。而在這樣一個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,在2020第三屆中國(寶雞)國際機器人暨智能制造展覽會上,國產機器人企業——寶雞思邁龍精密傳動有限公司展出了新研發的一款“不跑偏,易維護的機器人”。
擁有機器人領域數十項技術創新成果的他們打造了思邁龍技術團隊,歷經七年,精益求精的研究和攻克機器人關節減速機技術,且沒有走仿制進口的老路,因為他們深知結構可以模仿,但工藝以及核心的技術積淀是模仿不來的。經過反復的高頻率測試后,他們將這一成果公布與眾。并且,除定制機器人機型外,他們對絕大部分機器人都承諾跑偏退貨及高端機型質保三年,真正做到了用戶采購無風險。站在用戶層面,不論是進口還是國產機器人,最重要的是能否真正做到幫助企業降低成本、提高生產效率、不因故障而閑置、出現故障易解決、易維護。這些,才是企業選擇設備的根本依據。